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内翻畸形的影像学参数分析
    王冰, 李守玺, 张亮银, 吕长举, 朱沛, 张正鹏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 2025, 13 (02): 95-100.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 3845 ) ( 0 )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肱骨头内翻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并筛选出53例术后肱骨头内翻患者,其中男22例、女31例,平均年龄(61.3±5.4)岁。通过术后1年肩胛骨正位X片测量以下参数:(1)肱骨头干角(head shaft angle,HSA);(2)大结节-肩峰距离(distance of great tuberosity to acromion,GT-AC);(3)内侧皮质嵌插值(medial impact, MI);(4)旋转中心高度差(height difference of rotation center of humeral head and glenoid,);(5)大结节-肱骨头距离(distance of humeral head to great tuberosity,HHG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影像学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HSA与GT-AC呈显著正相关(r=0.694, P<0.001),HSA与MI呈显著负相关(r=-0.986, P<0.001),关节面-大结节距离(r=0.063,P=0.656)及r=0.015, P=0.912)与内翻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MI短缩和GT-AC减小与肱骨头内翻呈显著相关,在临床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内翻的评估,应考虑这些伴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潜在病理机制。

图2 肱骨近端测量指标示意:红色平行线间距表示肩峰下缘与肱骨大结节顶点之间距离;黄线为肱骨头关节面最高点切线,其与肱骨大结节间距为红黄线条之间的距离;蓝色平行线为肱骨头内翻后干骺端嵌插距离;绿色平行线间距为肱骨头旋转中心和关节盂旋转中心的高度差
本文的其它图/表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